近期,供銷社重新進入大眾視野,成為廣泛熱議的話題?!捌评O”歸來的供銷社在新經濟時代如何發揮優勢創造價值,對于冷鏈物流行業來說,供銷社布局冷鏈,為我國冷鏈網絡化建設提供了積極的助力。
一、新時代供銷社的“前世今生”
供銷社在我國已有百年歷史,計劃經濟年代,供銷社扮演著保障供給、穩定價格的重要角色,依靠“統購統銷”幾乎包攬了中國幾億農民的買與賣,農副產品必須通過供銷社才能走向全國市場。
改革開放以后的市場經濟年代,我國供銷社經過多輪改革重組,重新激發出市場活力。199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恢復成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全國供銷合作社自下到上恢復獨立系統。公開資料顯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內設機構14個,監事會內設機構1個,下轄15個直屬事業單位、14家主管社團和中國供銷集團,中國供銷集團管理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11家。
截至2020年底,中國供銷社系統共有各類法人企業22739個(不含基層社)。其中,省社所屬企業1263個,省轄市社所屬企業3091個,縣社所屬企業16436個,控股或參股至少13家上市公司。
2021年,全國供銷系統全年實現銷售總額6.26萬億元,其中,農產品銷售額27591億元、日用品銷售額149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3%和17.1%;到2022年上半年,全系統銷售總額2.9萬億元,同比增長19.1%。在疫情常態化影響下,供銷社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二、政策支持下供銷社大有所為
2015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提出,為實現“農民得實惠、基層社得發展的雙贏”要“逐步辦成規范的、以農民社員為主體的合作社”。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提出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要健全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綜合平臺;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建設縣域集采集配中心?!?/p>
2022年初,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發布《全國供銷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專項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將在農產品主產區,建設600個縣域產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每個中心帶動多個田頭保鮮倉,形成縣鄉村三級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在農產品重要集散地區,圍繞節點城市和供銷合作社系統年交易額億元以上農產品批發市場布局,建設100個農產品冷鏈物流樞紐基地;在銷地,依據消費特點和需求,依托系統連鎖超市、農產品市場和電商平臺等流通企業,建設200個以中央廚房、生鮮電商等業務為重點的城市銷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
在政策的指引下,近年來供銷社在多地基層覆蓋率明顯提升,有關統計顯示,從2012年至2021年,全國基層供銷合作社的數量由19082個增長到了37652個,十年間增加了1.8萬個,擁有網點接近40萬個。
龐大的供銷社網絡體系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發展鄉村經濟、暢通農產品上行、下行堅實的支撐力,為發展內循環經濟體系、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三、供銷社布局冷鏈的優勢
供銷社在完善冷鏈物流“最初一公里”服務網絡方面具有先天性“基因”優勢。
首先,供銷社具備完善的網絡。
自出現以來,供銷社就是服務于農村市場供應與銷售的,相比一般企業而言,供銷社已經具備相對完善的網絡、設施資源、服務經驗和能力,為冷鏈物流“最初一公里”配套設施建設和完善服務提供基礎性支撐。
其次,與企業相比,供銷社具有特殊的“公益性”。
對于農村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企業“逐利”的本質導致其參與積極性不高,而供銷社則能夠更好的適應這項工作,利用中央的資金優勢,在田間地頭建設冷庫和冷鏈運輸設施,切實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創造積極價值。
四、供銷社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成果與不足
根據中國供銷合作社公開的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上半年,供銷社擁有農副產品經營企業5132家,擁有冷鏈設施的企業2607家,冷庫保有量達到590萬噸,占全國總庫容的10%,冷藏車保有量為4000輛,占全國保有量的2.7%。公開信息還顯示,目前供銷社在建冷庫容量為276萬噸,未來冷庫容量將提升50%。
供銷社冷鏈物流主要運營模式有冷庫出租、智能化冷庫管理、初加工包裝、分揀配送、農產品溯源、供應鏈管理、大數據平臺以及倉單質押等形式,初步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冷鏈服務體系。
與此同時,供銷社冷鏈物流服務依然缺乏產地預冷、中央廚房、集采集配、冷鏈配送、政策性儲備庫、商用儲備庫、交易中心冷庫等相關設施,整合能力不足、重建設輕運營、技術水平不高、運營模式落后、專業人才不足等問題比較突出,這些都是供銷社未來亟需解決的問題,以滿足更加多樣的冷鏈物流服務需求。
五、中國供銷集團冷鏈體系建設
中國供銷集團是2010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大型涉農流通產業集團,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全資企業,在電子商務、冷鏈物流、農產品加工、糧食收儲及農村金融服務等領域都占據重要的市場地位。
集團旗下冷鏈公司是集冷鏈物流平臺、特色產業經營及供應鏈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商,2021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60.74億元。冷鏈公司現有31個倉儲物流基地項目,其中各類冷庫面積49萬平米,常溫倉面積74萬平米。根據發展規劃,到2025年,總倉儲面積將達到200萬平米,靜態總庫容將超過300萬噸,其中冷庫庫容可達150萬噸。
中國供銷農產品批發市場控股有限公司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為有效服務“三農”、搞活農產品流通、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成立的獨資企業,是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國家級龍頭企業。截至2021年,公司資產總額近100億元,凈資產26億元,在全國擁有41家批發市場,其中全資和絕對控股農產品批發市場22家。
中國供銷電商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下屬的電子商務板塊,以“832平臺”質量與安全保障體系和倉儲物流體系建設為目標,整合供銷系統內外優質資源,打造產(銷)地倉儲物流體系,先后在北京、湖北、湖南、江西、黑龍江等省市落地運營產(銷)地倉45個。計劃到2025年,建設運營“832平臺”產(銷)地倉130個,完善平臺倉儲物流網絡體系建設。
六、供銷社發展冷鏈物流的未來趨勢
在政策指引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供銷社發展冷鏈物流未來仍有很大空間。
1、進一步建立完善冷鏈物流體系
頂層設計已經為供銷社發展冷鏈物流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和發展路線,未來供銷社還需依托優勢資源,補齊短板,完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從產、供、銷全鏈路提升服務能力,為鄉村振興和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增磚添瓦。
2、重點打造“農村電商+冷鏈物流+農村金融”三位一體服務
農村電商已經成為振興鄉村經濟的重要抓手,供銷社通過支持農村電商的發展,為農民增收帶來積極活力。冷鏈物流和農村金融也是支撐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供銷社可以通過打造覆蓋金融、生產、流通和消費的綜合服務平臺,構筑更加合理的服務體系。
3、構建縱橫交錯的鄉村經濟生態圈
供銷社發展冷鏈物流,既要從冷鏈供應鏈方面實現賦能,覆蓋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儲運、流通等每個環節,還應該大力發展冷鏈物流與土地、金融、信用體系的融合,實現生態鏈和生態圈的有機結合,構建起縱橫交錯的鄉村經濟生態圈,進一步激活國內經濟大循環體系。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