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當商品零售業徹底從過去的粗放式、人為經驗主導的傳統領域,變革為大數據、云計算,以及圖像識別、精準采集分析為主的高科技行業,對于家電廠商來說,又應該如何應對這輪時代和科技變革的沖擊?
無論是做實體的還是搞電商的,無論是做零售還是商業地產的,零售行業仿佛在一夜之間成為q*的高科技行業。尤其是Amazon Go、盒馬生鮮、淘咖啡、繽果盒子等新鮮事物的出現,更掀起“技術化零售”的新熱潮。
于是各行各業言必稱“新零售”,仿佛誰不說誰就是孤陋寡聞,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也就面臨著被時代淘汰的命運。特別是,在一系列新零售、智慧零售、無界零售的背后,對于家電廠商來說,零售行業正在成為一個全新的高科技行業,而不是過去那種靠規模、低價、促銷、廣告轟炸就能引爆的傳統行業。
所以這個時候再來看看,各種新零售并不是簡單的花瓶式概念,還是抓住消費升級的時代背景、依靠新技術所引發的一場顛覆式革命。
簡而言之,就是“新需求+新技術+新動力=新興零售”。家電廠商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對消費者來說,新零售帶來的z*大變化就是消費方式的轉變,無人值守、移動支付,隨處可見可移動式的消費場所和便捷商品。不是行業變化了,而是消費徹底變天了!
相對而言,身陷傳統陣營多年的家電市場想要實現“新零售”卻并不容易,原因在于零售業的原有邊界正在被不斷超越與打破,線上線下及物流呈現融合發展態勢,而這一切都需要新技術、新動力的支持。而不是簡單的自我變革,就能順利實現。
s*先,線上線下要徹底打通。用電商的優勢助力實體,以實體的體驗彌補電商的短板,再用電商的效率倒逼實體店的轉型,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邏輯。通過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運營方式,將物美價廉、貨真價實的產品賣給消費者,以此推動消費升級,真正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這在z*近瘋狂刷屏的“淘咖啡”無人店中,這一點得到充分體現,消費者需要先打開手機淘寶獲取入場碼,身份得到認證后購物時可即拿即走,離開時經過感應門會自動扣取費用。
對于家電零售而言,想要快速融入新零售,就必須要解決線上消費、線下體驗的互相配合。這已經不是跟風就能解決的問題了,而是需要過硬的技術支持實現多端融合經營,線上線下價格統一、實時體驗,消費者線上線下來去自如,z*大化降低運營成本。沒有技術支持,“線上線下融合”z*終只能是走形式。
其次,就是大數據的充分激活。只有數據,才能實現對消費者的識別、洞察、服務。自互聯網興起,用戶信息變得鋪天蓋地,大數據也跟著火了很多年,但真正將大數據完全利用起來的行業卻寥寥無幾,大數據更多是變成了企業商業宣傳的噱頭。很多家電廠商們更是拿大數據來包裝和炒作,卻沒有真正的數據應用和開發。
在物聯網時代下的新興零售,大數據將顯得更加雜亂,線上線下傻傻分不清楚。但是正因如此,需要家電零售企業以數據為核心對消費需求進行深度分析,以此推動研發設計的創新、制造環節的優化和供應鏈的改造。
海量的用戶數據,只能依靠技術支持和系統管理,才可以實現精細化、定制化運營。老生常談,誰能掌握大數據的應用技術,誰將成為新零售時代的王者。問題在于,很多家電廠商還沒有擁有數據。
再者,物流零售一盤棋的徹底變革。無論是電商、零售商,還是家電企業,從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物流布局。但是從目前來看,大部分企業倉儲和物流的線上線下分屬兩個系統,兩套模式,兩套人馬,兩者之間更多的是互相競爭,比拼業績,變成了線上線下的徹底割裂。
家電廠商要想站在新零售的風口折騰,就面臨著線上線下共同使用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統,實現零售與物流一盤棋、一體化。這意味著企業不僅要有足夠的魄力,拆掉原有的獨立物流體系和倉儲,還要補齊能夠驅動整個管理系統融合和創新的技術短板。
很明顯,新零售的出現不再是讓線上線下處于對立,而是以用戶為中心建立無處不在的鏈接點,打通物流、服務等網絡體系,對零售業的人、貨、場進行重新構筑,真正讓用戶獲得高品質的產品和高標準的服務,從而產生與傳統零售完全不同的零售新生態。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玩法。新零售時代下的家電零售業,不能只留戀線下,更不能迷信線上,需要徹底將線上線下融合,實現1+1>2的價值。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