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繼2016年底給員工集體漲薪1000元后,格力電器在狗年新春剛開工時再次宣布,將按照人均每月1000元額度,根據績效、崗位給員工加薪。按照格力目前8萬員工計算,這家企業每年要在2016年底基礎上增加支出近20億元。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格力如此大手筆的再次漲薪,底氣何在?
“漲薪”透露出的直接信息就是資金充足。只不過,對于國內多數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而言,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外部市場競爭環境使得企業盈利水平有限, “漲薪”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往往不是不想為,而是不能為的問題。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格力電器的“再次漲薪”不僅讓大家心生艷羨,更讓人們好奇——格力的錢從哪里來?又為什么要用在“漲薪”上?
第一個方面,企業的錢自然來自經營利潤,格力電器也不例外。公開數據顯示,這家企業的凈利潤由2011年的52.37億元上升為2016年的154.21億元,五年翻了近三倍。凈利潤率也從2011年的6.30%提升到2016年的14.24%,遠遠超出家電行業及制造行業其它企業。
不過,與一般企業不同的是,格力電器實現利潤持續增長的方式并不只是通過企業營銷,而是更依靠創新產品本身的科技含量、超高品質與市場口碑。
仔細觀察格力電器近幾年的利潤變化情況就能發現,這家企業效益持續提升的健康發展,是在人員減少的情況下實現的。這是新時代下,我國經濟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典型表現。目前,格力電器已基本完成制造系統的自動化與智能化改造。據測算,僅智能化改造一項,就使格力電器在2016年的整體生產效率提升了10.5%。人均產值也從2011年的90萬元左右提升到2016年的150多萬元。
由此可見,格力電器是不斷通過創新技術來實現提質增效,以高效率的生產、創新產品的研發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從而拓展市場、提升利潤。
第二個方面,實現利潤增長的企業并不一定會給員工加薪。即使有企業加薪,也大多是給部分核心成員加薪。而格力電器能夠成為“例外”,并連續兩次為全員加薪,足見其對人才的重視。
實際上,這樣的“例外”并不難理解。作為堅持自主創新,以掌握核心科技為宗旨的創造型民族企業,格力對人才的自主培養不遺余力,也不惜重金。在推崇自主創造、堅持奮斗的企業里,員工是核心資產,也是核心競爭力。這也造就了格力電器與員工分享成功、分享收益的企業文化——高質量的發展來源于員工高效率的創新,格力電器將以此收獲的高利潤進行分享,不僅是對創造者的回饋,也是對創新精神的尊重。
按照規律,這樣的回饋與尊重,同樣也能收獲積極的回響。董明珠在新年講話中提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這樣的企業文化氛圍能夠激勵員工競相發揮聰明才智,主動提升創新水平,推動企業繼續發展壯大。而企業的進步又會以更豐厚的薪酬福利回饋員工,從而持續激發奮斗創造的活力,形成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格力加薪來自利潤增長,利潤增長來自創新創造,而創新創造來自全體員工。當企業建立起如此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加薪”就成為水到渠成的互動方式。由此可見,一切積極的變化都是格力自主創新的成果,讓格力的“加薪”更有底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大家時說的,飯碗要端在自己手里。在未來,只要繼續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理念,將創造與奮斗堅持到底,企業與員工就都能夠擁有滿滿的“獲得感”。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