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市面上制冷劑的品種可謂是琳瑯滿目 ,非專業人士根本就是舉棋不定,那么今天就給大家來講一講制冷劑的分類和編號的知識!
根據制冷劑在標準大氣壓力(100kPa)條件下蒸發溫度ts的高低,可將其分為:高溫制冷劑、中溫制冷劑、低溫制冷劑。
圖:制冷劑的分類
注:Pc為環境溫度為30℃的冷凝壓力。
低溫制冷劑(或低壓制冷劑),如:R113、R114、R21,常用于離心式制冷機的空調系統。
中溫制冷劑(或中壓制冷劑),如:R22、R717、R142、R502,常用于普通單級壓縮和雙級壓縮的活塞式制冷壓縮機。
高溫制冷劑(或高壓制冷劑),如:R503、烷烴、烯烴,常用于復疊式制冷裝置的低溫級。 根據化學組成不同,制冷劑可分為以下幾類:
1、無機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制冷劑的代號中R后的第一個數字為7,其后跟的數字是分子量的整數部分。
2、飽和烴的鹵化物(氟利昂)
氟利昂的代號是用字母R,和其后跟隨的數字(m-1)(n+1)(x)B(z)組成。m=1時,(m-1)可省略;如果z=0,B(z)可省略。
3、碳氫化合物
飽和碳氫化合物也按照氟利昂的編號規則書寫,除了丁烷例外寫成R600。此外,同素異構物在代號后面加一個字母“a”,如異丁燒為R600a。
非飽和碳氫化合物和它們的鹵族元素衍生物。在R后面先寫一個“1”,然后寫上按氟利昂編號規則的數字。
4、共沸制冷劑
共沸制冷劑在編號標準中規定R后的第一個數字為5,其后的兩位數字按實用的先后次序編號,如R500,R501等。
5、非共沸制冷劑
非共沸制冷劑規定R后第一個數字為4,其后二位數字按發現的先后次序編號,如R400,R401,R407A,R407B,R407C等。混合制冷劑的組分相同,比例不同,編號數字后接大寫A、B、C等字母加以區別。
注:為區分氟利昂對大氣臭氧層的破壞程度,常將R分別用CFC、HCFC、HFC、HC代替。
CFC——氯氟化碳,含氯、不含氫,公害物,嚴重破壞臭氧層,已禁用。
HCFC——氫氯氟化碳,含氯、含氫,低公害物質屬于過渡性物質,已淘汰大部分。
HFC——氫氟化碳,不含氯,無公害可作為替代物。
HC——碳氫化合物,不含氯、不含氟、無公害可作為替代物。
溫馨提示:
國際公認的制冷劑代號是使用“R”做前綴的,現在發現有很多不規范的制冷劑的前綴為“HCR”、“HR”甚至“MC”,這種標法無法確定其代表哪種類型制冷劑,更無法確定其主成成分是什么。這些標法都是不符合國際制冷劑規范的冠名,這種產品是沒有安全保障的,建議謹慎使用。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